您正在进行网上练习 !
倒计时 100:00
教师理论题库
下载试卷
判断题:共计 30 道,每道题目 1 分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2
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3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
4
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
5
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
6
学生的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
7
教师偏爱优秀学生是无可非议的。( )
8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应是概念性的,还应是现象性的。( )
9
师德活动现象即教师个体或团体在职业活动中受一定善恶观念和行为规范支配所进行的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 )
10
作为道德的一种,教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共道德有着不同的联系。( )
11
我们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劳动的必然需要。( )
12
教师是以对人的培养教育为其专门职业的劳动者。( )
13
师德作为教师工作的实际品性表现,它对教育对象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 )
14
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广泛、深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
15
师德作为一种独特的伦理文化,不仅包含着对教师职业价值、理想、态度等问题的关注,也包括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规范。( )
16
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根据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提出的。( )
17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师劳动中提炼出来的,是对教师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律以及社会对教师要求的简单概括。( )
18
师德原则和规范是教师在职业工作中可以忽略的。( )
19
人的苦乐问题,实质上是幸福观问题、价值观问题。( )
20
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通过大是大非问题的处理来体现,而往往是于“小事”上显风格,于细微处见精神。( )
21
爱岗敬业精神其最高境界是无私奉献。( )
22
教师能够做到严谨治学,则必然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或工作态度。( )
23
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
24
师生关系是一个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
25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服务者。( )
26
一个好的教师,要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家长。( )
27
从教育的需要看,高尚的思想情操是为师立教的根本。( )
28
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
29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
3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 )
单选题:共计 35 道,每道题目 2 分
1
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
2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3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4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
5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6
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
7
在教育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 )
8
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
9
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
10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
11
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12
某调查机构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 )
13
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 )
14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
15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
16
( )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计划、控制、调节、检查、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17
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18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19
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 )和主干地位。
20
班主任经常拆看学生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 )。
21
学校教育变革与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 ) 。
22
120.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包括( )。①教育功能 ②调节功能 ③促进功能 ④替代功能
23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24
“大教无痕”是指( )。
25
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职业是( )。
26
决定教师职业能否有所作为的根本是( )。
27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性质、教师劳动的过程不仅对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信念、职业行为等方面具有必然的需要,而且具有( )。
28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在(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9
被看成“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的职业是( )。
3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劳动中提炼出来的,是对教师职业活动中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其目的是( )。
31
( )是保证教师在事业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实现自己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32
教师个人的价值实现是指( )。
33
好学不倦的终极目标是( )。
34
学校教育中的非人道化现象对学生( )很大。
35

